特朗普最近对中俄印三国玩了一出“分而治之”的戏码,想逐个击破,结果踢到了铁板,中国早布好了防线,莫迪和普京反而因为中国的布局躲过一劫。
美国先是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指责印度买俄油“资助战争”,转头又宣称“印度已停止购俄油”,想给莫迪戴高帽。结果印度外交部24小时内回怼:“能源政策基于本国利益”,继续每天进口175万桶俄油,还强调俄印是“久经考验的伙伴”。
8月4日特朗普在个人账号上指责印度不仅大量进口俄罗斯打折石油,还把这些低价油转卖到国际市场上赚差价,从中牟取暴利。美国认为印度买俄油等于变相支持俄罗斯经济,削弱了西方对俄制裁效果。特朗普想用关税大棒逼印度站队,配合美国孤立俄罗斯的战略。
俄乌冲突后,印度进口俄油价格比市场价低30%左右,2023年峰值时日均进口量达215万桶,占其总需求的近40%。印度将低价俄油加工成柴油、航空燃油等,高价卖给欧洲和美国盟友。
2024年印度对美精炼油出口激增,变相让美国“间接资助了俄罗斯”。印度靠这套操作,既压低了国内油价,又当中间商赚了百亿美元差价,还帮全球压住了油价涨幅。
所以对于印度来说,购买俄罗斯的能源,不仅是出于需求,本身就是印度现在重要的外汇来源,印度是要靠倒卖俄罗斯能源赚钱的,不管特朗普怎么威胁,印度也不会砸了自己的金饭碗。
再说说俄罗斯的情况,俄罗斯前总统、现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前几天公开嘲讽特朗普,说他要求俄罗斯10天内停火否则加关税是在搞“最后通牒游戏”,还提醒美国“别忘了俄罗斯有苏联留下的核报复系统,真逼急了谁也别想好过”。
特朗普暴怒立刻在社交媒体放狠话:“你言论太挑衅,我派两艘核潜艇去‘该去的地方’!”。三天后又再次强调:“潜艇已到位!”不过很多信息特朗普也没说明了,特朗普不说清是能发射核导弹的“战略核潜艇”,还是常规武器的“攻击核潜艇”。
派去了哪里也不说,只说“适当区域”,可能靠近俄罗斯海域,也可能在公海晃悠,故意让俄罗斯猜。俄罗斯议员直接拆台:美国潜艇全球跑,俄军雷达和导弹早锁定了,这点动静吓不到人。
五角大楼和海军也是一声不吭,因为按惯例核潜艇行踪是最高机密,特朗普却高调官宣,明显是政治操作。印度和俄罗斯之所以可以这样硬气的和特朗普对刚,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在背后顶着,中国不像印度俄罗斯那样高调,但实际上我们才是承受了最多来自美国的压力。
从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对我们发动贸易战以来,我们就在做准备。我们对美出口占比从20%降到12%,东盟成最大贸易伙伴,达到1.2万亿美元,国内消费扛起GDP大梁,占到了65%。与中东、拉美、俄罗斯用本币交易石油,削弱美元霸权。
控制全球85%稀土加工,美国军工缺稀土寸步难行。美国想加关税,中国反手断供镓、锗,让美企肉疼。半导体自给率从15%飙到45%,光伏、锂电池碾压全球,美国想卡中国的脖子,但中国的“脖子”越来越粗,有点卡不住了。
推动中俄印用本币结算能源贸易,三国GDP占全球23%,人口超30亿,美国制裁任意一个,三国就抱团反压。俄罗斯对华能源出口激增18.5%,人民币在俄外汇储备占35%。没了中国订单,俄经济早被西方制裁压垮了。
印度一边买打折俄油,一边转卖精炼油给欧洲,当中间商赚翻。如果中国没顶住美国压力,印度哪敢继续薅羊毛?
印度明白,对付中国,永远是美国现在最优先考虑的,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国就还得继续拉拢印度,所以不能跟印度闹得太僵,一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点到为止就行了,不会对印度赶尽杀绝。
特朗普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战略思路没有问题,但是中国的未雨绸缪让特朗普无功而返,如今的中国已经太强大了,中国可以“帮衬”着俄罗斯和印度,俄罗斯和印度没有给美国什么挑拨离间的余地,而中国也不会蠢到在这个时候卖队友。
挑拨离间无非就是威逼利诱,说中国威胁俄罗斯和印度的安全,美国再给一定的好处,让他们和中国翻脸。
可现实的情况是,美国在威胁着印度和俄罗斯的安全,中国才是不断的让两国获益,印度和俄罗斯有什么理由不跟中国玩,跑去舔美国呢?
我要配资网平台,雷达证券,钱程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