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随着官方宣布中国海军075型两栖攻击舰4号舰的服役,标志着首批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建造完全完成,其4号舰被命名为“湖北”舰,舷号“34”,交付于南海舰队使用。至此,中国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大幅度增强了中国海军的两栖兵力投送、登陆和威慑能力。那么就目前而言,中国海军的两栖作战力量在全球处于何种水平呢?与世界第一的美国海军差距又到底有多大呢?
34号舰为4号舰“湖北”舰
一、美国海军的两栖攻击舰作战力量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海洋霸主,拥有实力最强和规模最为庞大的海上作战力量。为满足海外兵力和重型装备的投送需求,同时也拥有规模最为庞大的两栖作战力量群。美国海军在两栖攻击舰方面,一共拥有两个型号,分别为“黄蜂”级和“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其中,“黄蜂”级现役数量为7艘,该级舰基于“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设计建造,一共建造了8艘,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一级别两栖攻击舰。
黄蜂级
其中首舰于1989年7月29日服役,被命名为“黄蜂”号,最后一艘9号舰于2009年10月24日服役,建造时间跨度为20年。6号舰“好人理查德”号于2020年7月,由于发生火灾导致船体内部结构严重受损,失去修复价值,最终于同年11月30日提前退役报废处理,原本的8艘被减少到7艘。
“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约为4.1万吨,舰长约为257米,宽约为31.8米,设置有直通飞行甲板,机库和船坞舱。两栖作战装备的搭载上,能够搭载三艘气垫登陆艇、12艘机械化装备登陆艇或40辆两栖突击载具(两栖步战车和坦克等),在车辆甲板还能搭载另外21辆两栖突击载具,可一次性投送约1894人两栖作战人员。作战飞机的搭载上,“黄蜂”级两栖攻击舰飞行甲板共有九个直升机着舰位置,一次性可以满足9架作战直升机的起降需求。
根据不同的作战模式,可以搭载不同类型的作战飞机,如在标准模式下,可搭载6架F35B“闪电”垂直起降隐身战机,4架AH-1W“超级眼镜蛇”攻击直升机,12架CH-46“海骑士”直升机或4架V-22“鱼鹰”倾转旋翼机,4架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3-4架UH-1N“休伊”直升机,以满足制空,制海、对地攻击和兵力投送的需求。
在执行兵力和装备投送时,最多可搭载42架CH-46“海骑士”直升机或22架以上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在制海和制空模式下,可搭载20架F35B“闪电”垂直起降隐身战机和部分攻击直升机,具备航空母舰部分的作战能力,可单独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
F35B在黄蜂级两栖攻击上
为实现换代,并增强海上两栖作战能力,美国海军于2014年10月11日服役了首艘“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该级舰在“黄蜂”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吨位、尺寸、设计布局和作战功能均有所增加。其满载排水量达到了4.6万吨的水平。该级舰目前一共服役了2艘,有一艘已经下水并进入到了海试阶段,预计2026年下半年服役。首批两艘着重航空作战能力,取消坞舱设置,类似日本的“出云”级直升机航母,并扩大了机库面积、弹药库与维修设施。
美利坚级
这一设计理念,旨在改变过去两栖登陆时与敌方岸防阵线在滩头上硬碰硬的局面,通过强化空中兵力和投送能力,绕过敌方的防御线,从后方配合攻击。但这也成为了这两艘舰最大的缺陷,没有船坞舱无法像过去的两栖攻击舰那样直接通过船坞舱投放气垫船、冲锋艇、步战车和坦克等重型装备,只能依靠吊机从机库和飞行甲板上进行投送,或直升机和运输机投送,效率太低。
为此,该级舰自三号舰以后,又增加了船坞舱,恢复了两栖装备的搭载能力。该级舰和“黄蜂”级一样,在不同的作战模式下可搭载不同类型和数量的舰载机,直升吨位的增加,使得作战飞机的搭载数量有所提升,其制空和制海模式下,最多可搭载25到30架F35B“闪电”垂直起降隐身战机,与一艘中型航母相当。所以,美国海军包括已下水未服役的两栖攻击舰数量一共为10艘,总吨位约为42.5万吨。
二、中国海军的两栖攻击舰力量
中国海军在两栖攻击舰的发展上起步较晚,早期由于缺乏技术仅有一系列的船坞登陆船和坦克登陆舰等,兵力和装备投送能力有限。而中国对两栖攻击舰的需求又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周边岛屿众多,争端不少,特别是台湾尚未解放,解放军必须强化两栖作战能力,在必要时能够将强大的兵力和装备投送到所需要的地区去,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加上中国海军近些年发展迅速,已经具备建造像航空母舰这样的大型水面舰艇,为此中国海军在2011年左右开始了075型两栖攻击舰的论证工作,2013年左右正式立项,2019年9月25日首艘075型两栖攻击舰下水,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为数不多具备建造两栖攻击舰的国家。
同时,这也是中国海军史上建造的第一艘两栖攻击舰,它的设计与美国的“黄蜂”级和“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类似,设置有直通飞行甲板,机库和船坞舱。其满载排水量约为4万吨,飞行甲板可同时起降6架直升机。可搭载气垫登陆艇、两栖步战车和两栖坦克等重型装备。直升机的搭载上能够搭载约30架各型舰载直升机,包括直8、直9和直20等,该级舰目前一共建造了4艘,后续是否会继续建造还不得而知。
不过,由于美国和日本已经开始在两栖攻击舰上部署F35B“闪电”垂直起降隐身战机,作战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增强了制空和制海能力,甚至可以用于威慑航空母舰。而我国则没有发展垂直起降战机,导致075型两栖攻击舰缺乏类似的作战能力,两栖登陆作战依旧较为传统,缺乏制空和制海能力。在两栖作战过程中,非常依赖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以及驱逐舰和护卫舰的火力支援才能扫清敌方海岸线部署各种反登陆力量。
为此,我国继075型两栖攻击舰之后,又建造了全新一代076型两栖攻击舰,该级舰与075型两栖攻击舰相比,设计理念、尺寸、吨位、布局和作战模式都有了根本性的改变。首先是它的尺寸更大,外界预估长度超过260米,宽度45米,超过了美国最新的“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其满载排水量外界预估达到了5万吨,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它将成为全球有史以来吨位最大的两栖攻击舰。同时,它还采用了创新的设计理念,如双舰岛设计和电磁弹射器等。
特别是电磁弹射器的运用,使得它成为全球第一艘采用弹射器的两栖作战舰艇,其舰首左侧安装有一条与福建舰类似的弹射器。以满足无人机和固定翼战机的弹射需求,有效解决了我国没有垂直起降战机,导致075型两栖攻击舰只能依托直升机进行作战的局面。未来除了能够搭载直升机以外,预计还能搭载包括歼35、歼15D和空警600等在内的固定翼作战飞机,让其具备航空母舰的部分职能,在登陆作战过程中能够单独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增强自卫能力和登陆成功率,还能单独执行航空母舰一样的威慑能力。
或用于对付美国和日本搭载F35B的两栖攻击舰,减轻航空母舰的负担。这是世界两栖攻击舰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作战理念的改变,两栖攻击舰的作战模式将实现多元化。目前,076型两栖攻击舰一共下水了一艘,预计2026年服役,后续是否会继续建造,还不得而知。至此,中国海军一共拥有了5艘两栖攻击舰,总吨位约为21万吨,相当于美国海军的一半,在全球位居第二的水平。未来要想追上美国的水平,依旧需要数年的时间,不过相较于航空母舰而言,两栖攻击舰建造难度相对较低,成本也较低,如果有需要追上美国只是时间问题,毕竟自2019年首艘075下水以来,才过去了6年,就建造了5艘。
其余国家在两栖攻击舰的发展上则要落后于中美,像俄罗斯、英国和印度这样的大国就没有两栖攻击舰,法国则有3艘满载2.15万吨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埃及从法国采购了2艘。意大利有满载3.8万吨的“第里雅斯特”级两栖攻击舰。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我要配资网平台,雷达证券,钱程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